笔记本cpu与桌面级cpu对比,笔记本和台式机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计算机设备,它们在外观、体积、功耗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别。而在CPU性能这一方面,笔记本与台式机的CPU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。笔记本CPU虽然与台式机CPU拥有相似的架构和技术,但因为其功耗与散热问题的限制,相较于台式机CPU在性能上还是相对较弱。下面我们将具体探讨一下二者在性能差距上的表现。
笔记本CPU和台式机CPU性能差距有多大
【1、前言】台式机CPU和笔记本CPU差距很大吗?其实从底层设计来看,同一厂商两平台产品在本质上并无差异,现在的笔记本CPU参数也普遍拉得很高,并不一定就能直观体验到性能的短板。
【2、英特尔处理器对比】我们随便拉三个最常见的英特尔i5系列处理器进行对比,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容易就能对比出来。
台式机i5已经全面升级为6核6线程,不过移动版的i5处理器不管是标准功耗的H系列还是低电压低功耗的U系列,均采用四核心设计,在此基础上加入超线程技术从而实现四核八线程。
如果你实在不明白超线程技术到底有多少提升,那么给你一个很“麻瓜”的理论估值,英特尔超线程的理论性能提升约为25%(四分之一),所以四核八线程有些像5核处理器的感觉。但超线程的提升是“不稳定”的,它的发挥不可能像物理核心那样“实打实”稳定靠谱,表现超常甚至可以接近六核处理器,表现失常可能起不到什么性能提升的作用,毕竟不是什么软件都吃超线程这一套的。
回到前面的表格,我们发现,台式机和移动平台处理器除了核心线程存在差异外,主频区别也很明显,台式机最高,其次是笔记本标压H系列,最低的是U系列产品,这个标定值与TDP完全挂钩!千万别看三者的最高睿频、全核睿频没啥区别,实际运行时差异还是蛮大的,尤其是“干苦力”的时候。
由于TDP就是一堵“功耗墙”,不需要过多解释,TDP越低,给CPU发挥的空间余地越小,性能肯定越差。这就是为什么笔记本CPU的默认主频一般都很低,尤其是低压U,默认主频只有1.x。那这些CPU如此高的睿频怎么解释呢?一般情况下,CPU制造商、(笔记本)主板厂商会给CPU睿频性能发挥留出一个短时功耗破限“福利”,时间到,立马降频进入功耗保护,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称低压U为“三秒真男人”。
台式机CPU的TDP都是“假的”,因为DIY主板的TDP墙一般都在95W或更高。稍微好一点的主板干脆把你的“TDP墙”给推翻了,这就是为什么65W的i7-9700实际功耗130W,95W的i9-9900K可以跑到200W以上却也不降频。笔记本的墙可能是假的吗?绝对不可能啊,不然笔记本不得发热爆炸,直接蓝屏。
i7的情况同理,目前i7-10710U是唯一的6核12线程低电压处理器,默认主频仅为1.10GHz,稍低阶的i7-10510U还是4核8线程,主频稍微高一些。
综合来看,“假如”笔记本CPU的核心体质相对出色,可接受运行电压相对稍低,那么H系列的标准功耗笔记本CPU性能已经比较接近台式机CPU性能。U系列低电压处理器短时性能可以和H系列或者标准台式机处理器相媲美,对于日常使用比较有帮助。但并不适合需要长期进行高强度操作的消费群体,比如设计渲染等,毕竟TDP设定15W实在是太低了,如果拉高至25W,你会发现它们的表现会出色得多。
【3、AMD处理器对比】AMD的情况和英特尔类似,笔记本处理器同样受到TDP限制导致性能受限。
当前在售的AMD笔记本处理器为3000系列,比如R5-3550H、R7-3750H以及对应的U系列处理器。仍然采用上一代Zen+架构,和台式机这边的R5-3400G都是近亲,可以看做都是R5-3400G的降频版,都只有4核8线程,性能上和低压i5/i7差别不大,比R5-3600、R7-3700X差了十万八千里。
但是即将上市的4000系列可牛逼坏了!它们不仅是当前桌面级Zen 2的翻版,升级7nm工艺,而且下一代R5-4600H/4600U都是6核12线程,而R7-4800U/4800H都是8核16线程设计。。。。。。
按照当前这一代的AMD定价策略,R7最多也就i5的价格水平,而R5要比i5便宜得多,照这种态势,4000系列上市后。。。。。。
综上所述,笔记本CPU和台式机CPU的性能差距主要在于功耗和散热限制导致的时钟频率限制。随着技术的进步,现在已经有不少笔记本CPU的性能达到甚至超越了部分台式机CPU,特别是一些高端游戏本和专业系列笔记本。但是对于需要长时间高负载运行的工作,台式机依然有明显的优势。因此在选择设备时,需要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和预算做出合理的选择。
相关教程
2024-11-21
2024-11-17
2024-11-01
2024-10-29
2024-10-24
2024-10-23
copyright © 2012-2024 win10系统家园 qdhuajin.com 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