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数字变化不是一个估算,它指明了一个事实:三年时间里,用户规模减少了4亿。这个数据是微软自己公布的,没有模糊处理。
一个关键的决定是Windows 11的硬件要求。新系统强制要求硬件必须支持TPM 2。0安全模块,并且中央处理器必须是英特尔8代或更新的型号。
这个决定的直接后果是,大量旧电脑无法升级。
这在商业上可以看作是一种推动硬件更新换代的策略。期望是刺激个人电脑的销量,为硬件合作商带来增长。但市场的反应却是用户选择不升级。
很多用户觉得Windows 10已经够用,没必要为了一个界面变化不大。但兼容性可能变差的新系统去更换整台电脑。结果是,Windows用户群体出现了分层,新用户增长缓慢,老用户不愿离开。
微软自己设置了升级的障碍。
再看微软的软件商店策略。微软想模仿苹果App Store的模式,建立一个统一的软件分发入口:Microsoft Store。苹果依靠App Store获得了可观的30%分成收入,生意很好。
但Microsoft Store没有成功。开发者认为它的规则复杂,分成比例不具吸引力,审核流程也慢。用户则觉得商店里的软件少,更新不及时,搜索体验也不好。
到今天,大部分用户下载主流软件还是去软件的官方网站,下载。exe文件来安装。这让微软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用户入口和收入来源。
Windows系统本身也发生了变化。它正在变得更像一个广告平台。开机后,任务栏会推荐Edge浏览器,通知中心有Office订阅的提醒。甚至在文件资源管理器里,也会出现微软推荐的自家服务。
开始菜单也成了推广自家产品的地方,比如OneDrive、Copilot、Microsoft 365。这种做法把操作系统变成了一个营销工具。这改变了用户对产品的看法,感觉自己不是客户,而是被营销的对象。
再看竞争对手的情况。苹果的macOS系统虽然在某些人群中很受欢迎,但是它的Mac电脑销量最近也在下降。尤其在中国市场,很多公司更愿意选择性价比更高的Windows设备。
这说明,用户对操作系统本身的关注度在降低。大家现在更关心的是设备能不能高效工作,数据能不能在多个设备上同步,运行速度快不快。
体验的好坏,正在取代操作系统品牌,成为用户选择的关键。
微软目前的做法,比如大力发展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。推出Surface系列高端硬件,以及在系统中捆绑越来越多的服务,都显示出它的战略重点在转移。
微软似乎不再试图满足所有大众用户。它的新目标,是那些能带来更高价值的商业客户。它想服务的是一个更愿意付费的群体。
一个可能出现的未来是:Windows变成一个主要面向商业用户的操作系统。企业客户付费使用Windows 11和Copilot服务。而普通家庭用户,要么停留在Windows 10,要么转向更轻便的操作系统,比如安卓、iOS或者ChromeOS。
这种趋势已经可以看到。很多年轻人习惯用平板电脑办公,用手机处理工作。他们对传统PC的印象是开机慢、更新麻烦。如果微软不调整策略,Windows可能会固定成为特定用途的系统。
相关教程
2025-07-09
2025-07-09
2025-07-08
2025-07-07
2025-07-07
copyright © 2012-2025 win10系统家园 qdhuajin.com 版权声明